警惕!2030 年生成式 AI 或致 500 万吨电子垃圾,环保警钟敲响2024-11-20 编辑:采编部 来源:互联网
导读: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普及,其带来的电子废弃物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广泛关注。据《自然・计算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2020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普及,其带来的电子废弃物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广泛关注。据《自然・计算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2020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式 AI 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可能激增近 1000 倍,预计最高将产生 500 万吨电子垃圾,这一数量与约 250 亿部 iPhone 16 Pro 的重量相当,而其中含有的有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算力需求猛增,电子废弃物隐忧浮现 在人们聚焦于生成式 AI 的能耗和碳排放时,算力设施及硬件报废所产生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却常被忽视。中外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示,生成式 AI 作为材料密集型行业,依赖数据中心等数字基建,其算力需求及技术发展使相关硬件架构日益复杂且重量增加,更新迭代迅速。如两年前 GPU 重 0.0318 吨、含 35000 个零件,如今已达 1.36 吨、60 万个零件。而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硬件,如 GPU、内存模块、存储设备等,寿命多在 3 年左右,报废后必然产生大量电子废弃物。 多情景预测:电子垃圾或达 500 万吨 为准确关联和量化生成式 AI 的硬件需求及电子废弃物数量,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充分考虑了未来算力需求的多样性与芯片性能,预设了 “激进发展情景”“中等发展情景”“保守发展情景” 三种发展模式,通过评估大语言模型的多方面关键因素,推导出不同情景下算力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同时,基于摩尔定律、实际数据及地缘因素等,构建了 “算力物质流” 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若不采取循环经济措施,2023 - 2030 年三种情景下电子废弃物总量分别可达 500 万吨、300 万吨和 180 万吨。 回收困境与循环经济策略 当前,电子垃圾回收形势严峻。据 2024 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仅约 22% 的电子垃圾被正式收集和回收,多数通过非正式渠道处理,且部分被出口至环境监管宽松地区,导致有害物质无法有效处理。为此,联合研究团队提出 “需求 — 算法 — 算力 — 芯片” 全链条循环经济策略,包括设计高效算法、开发高效芯片、服务器降级循环利用及关键模块再制造等,可有效减少电子废弃物。然而,这些措施面临诸多挑战,如生成式 AI 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潜在问题,部分国家和企业对先进芯片出口的限制也可能加剧电子废弃物产生。 面对生成式 AI 带来的电子废弃物挑战,全球需加强合作,制定负责任的使用与治理策略,积极管理电子废弃物,以减轻其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方应共同努力,在享受 AI 技术便利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 本文为【广告】 文章出自:互联网,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辛巴不断优化辛选集团品控体系为
|
||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5 硅谷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